文言文起名字男孩名字(文言文中好听的男孩名字)
主讲人 / 张晨
2022·有声阅读第3期
《远山淡影》朗诵片段
书籍介绍
《远山淡影》是石黑一雄技惊文坛的处女作,一部问世30年仍在不断重印的名著,获得了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的温尼弗雷德·霍尔比纪念奖。其“感伤与反讽”的融合、平衡令人犹记。这是一段迷雾重重、亦真亦幻的回忆。战后长崎,一对饱受磨难的母女渴望安定与新生,却始终走不出战乱的阴影与心魔。剧终,忆者剥去伪装,悲情满篇。
作者介绍
石黑一雄,日裔英国小说家。他出生于日本长崎, 5岁时随父母移居英国。石黑尝试过各种类型的小说,包括科幻小说和历史小说。评论家乃至作家自己都认为其作品与日本文学的风格殊异。1989年,石黑雄一获得布克奖。2017年,瑞典文学院授予石黑雄一诺贝尔文学奖,并称“他的小说具有巨大的情感力量,揭示了我们与世界联系的虚幻感觉之下的深渊”。
那天景子很高兴
张晨
石黑一雄喜欢使用之一人称叙述,《远山淡影》也是如此。之一人称的作品中,作品的全部内容都是从“我”的角度观察叙述出来的,因而具有局限性:“我”是不可靠的,“我”无法挑战社会,有时候“我”无法理解自己,但即使如此“我”也要继续“我”的生活。
《远山淡影》的主人公“我”是日裔英国移民“悦子”。在小说开头悦子对自己小女儿的名字做了一番说明,出于不愿意想起过去的私心,她给小女儿起了英文名“妮基”。妮基从伦敦来到曼彻斯特看望母亲悦子,在她们的谈话中读者得知悦子的大女儿,也就是妮基同母异父的姐姐景子已经自杀。从头到尾,石黑也没有说清楚景子为何自戕,但他通过编织一个充斥不确定性的回忆让读者在暧昧不明中理解到悲剧的根源。接下来,悦子开始向妮基、向自己诉说回忆。
悦子讲述的过去发生在二战刚结束的长崎,怀孕的悦子遇到一对母女,母亲佐知子和十来岁的女儿万里子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因为佐知子力图带着女儿移民而不理会万里子对此事的排斥。不难想象,万里子的性格内向偏执。作为一个旁观者,悦子试图缓和母女间的关系,她设法靠近并帮助无助孤独的万里子,却又显得无能为力。石黑一雄提供了很多可以深究的细节,这些微妙的地方既含有感情又格外冷淡。细心的读者一定能发现三个女人间互动的不和谐感,逐渐体会到作者的暗示:悦子和佐知子、景子和万里子的相似性。
小说冲突的 *** 发生在故事后半:为了让万里子跟随自己离开日本,佐知子淹死了万里子的猫,而后者目睹此景转身离开。佐知子认为女儿的离家出走没什么大不了的,悦子却十分担心并劝佐知子去找孩子,对话中,佐知子罕见地失控:“你以为我认为自己是个好母亲?”幸好,悦子很快在桥上找到了形单影只的万里子。在宽慰女孩回到母亲身边时,展开了一段微妙的对话:
孩子(万里子)不做声。我(悦子)又叹了口气。
“不管怎样,”我接着说,“你要是不喜欢那里,我们随时可以回来”
这一次,她抬起头来,怀疑地看着我。
“是,我保证,”我说。“你要是不喜欢那里,我们就马上回来。可我们得试试看,看看我们喜不喜欢那里。我相信我们会喜欢的。”
当然,除了矛盾和冲突,三人的相处中也有美好的回忆,一次悦子和佐知子带着万里子去郊游并乘坐缆车,万里子十分尽兴。在故事快结束时,悦子向妮基淡淡说到:“没什么特别的。那天景子很开心。我们坐了缆车。”石黑一雄就在这样平淡的对话中揭示了悦子即佐知子,自杀的大女儿景子就是那个孤僻的万里子。最后,悦子放弃维持伪装,从一个叙述者变成母亲。
悦子和佐知子,这两位女性的过去交织在一起。佐知子一直梦想在美国开始新生活,悦子则远渡重洋来到英国。悦子从没有解释自己离开日本的原因,但她叙述了佐知子移民的决心和波折。在叙述中,悦子将自己塑造成一位保守传统的日本女性,和之一任丈夫的生活似乎也很和谐。悦子对佐知子搬去美国的想法持谨慎态度,她并不相信国外的生活更美好、更适合万里子。但当读者意识到悦子就是佐知子,悦子带着女儿离开日本来到英国,悦子有了新的婚姻和女儿。再来看悦子对佐知子的劝解和旁观,又是多么悲哀啊。
佐知子与悦子的对话体现了悦子——佐知子的两难:
“我”应该把我年幼的女儿一个人留在家里吗?佐知子认为这样可以;但悦子不同意。
“我“应该搬到美国去吗?佐知子坚持万里子可以获得更好的成长环境;但悦子认为和叔叔住在一起会更稳定。
那个“美国人”是个可靠的男人并能带“我”离开日本吗?佐知子选择相信;但悦子却持怀疑态度。
“我”一定要淹死女儿的小猫吗?佐知子觉得她必须这样做;但悦子主动提出要照顾他们。
捏造的“记忆”、不可靠的叙述者是石黑一雄作品的主要主题之一。在《被掩埋的巨人》中,世界缺少记忆的支撑,行动支离破碎,爱恨也没有充分的原因;在《远山淡影》中这种矛盾和荒诞说明了记忆的不可靠。回忆的主题是逃避,悦子的过去充满她无法承受的痛苦:家族的衰落、丈夫的控制欲、寄人篱下。更令她悲戚的是女儿的自杀。小说没有揭示大女儿景子——万里子为何自我了结,但我们可以揣摩一二,景子——万里子被迫跟随母亲移民,与母亲的关系越来越恶劣,她没有适应新环境、新家庭,这个本就内向的女孩选择在公寓中上吊,数天后才被人发现。可以想象悦子十分悲痛并怀疑自己选择来到异国他乡是否正确。她要逃避磨难和对女儿之死的愧疚,所以她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过去、编织过去、欺骗自己。最后,悦子的谎言,在那句“那天景子很高兴”中彻底崩塌。石黑一雄的小说常常没有结局,角色所面临的问题被埋葬在过去,没有得到解决。即使在冲突的 *** ,在戏剧性的结局,石黑的笔法依然十分克制。小说整体的氛围忧郁而不悲悯,在哀愁的顺从中结束。
悦子借佐知子之口说:“你知道小孩子就是这样,他们编一些故事来玩,结果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这是悦子对女儿之死的悔恨?还是对自己逃避的愧疚?
主讲人
张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中外政治制度硕士,来自哪里说不清。所谓籍贯在完全不熟悉的北方,身份证上的地址从来没去过,在皖南学会说话走路的村子拆了,在珠三角度过小学时光的房子卖了,我在武汉将度过七年,然后离开。跟随父母搬家、转校,作为孩子没有发言权,但与悦子、景子不同,我很幸运,我对“家乡”没有执念。
每到年关——“欸!回家过年啦!老家哪的?”我不知道老家在哪,我也不确定去哪过年,但我有我的“自在”。
本期话题
不愉快的回忆,我们是面对,还是该忘记?
亲爱的读者,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主讲人张晨、也和更多读者交流,让每一期的“一期一书”都成为一次“线上读书会”。小布将从本期留言中选取一位幸运读者,赠送图书一本。获奖名单将于下期公布。
恭喜上期推文:《暗店街》:有的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 | 一期一书的读者 Marshall获得一本小布送出的图书,请留言告知你的学号/工号和手机号码(校外友人请留下姓名、手机号码、快递地址),小布将尽快安排发放奖品。
本期封面
封面设计:王玉洁
“ 一期一书“主讲人招募计划
1. 乐于分享的爱书人;书籍由主讲人自选,推荐正在阅读的好书;
2. 一份由本人撰写的1500-3000字读书感受,请注明书名、著者、译者等;
3. 1-3张相片用于主讲人介绍,照片由手机、相机拍摄均可。JPG格式、1M以上、横图(16:9左右)、人像居中。正面、侧面均可;
4. 请录制5分钟左右的视频或音频。内容可为书中片段朗读或解读。视频为横屏,配乐可由小布后期合成(若本人配乐,请注意音乐的版权;音频录制,推荐使用微信在线朗读小程序,入口:图书馆微信菜单-“我的朗读”-“手机朗读”);
5. 个人简介,包括:姓名、学院或单位、手机号码用于联系,以及一段自我介绍。以上资料,请发送邮件至xctg@lib.whu.edu.cn 邮件主题请标明“一期一书”;
6. 图书馆拥有作品使用权和修改剪辑权,可以将其用于官方网站、新媒体、展览、海报及其他形式的宣传,投稿即视为授权。
★
编排:申艳
视频后期:陈进
部分图片来自 ***
责任编辑:凃艳玲
审核:陆敏
135投稿帐号:306213
秀米投稿帐号:xctg@lib.whu.edu.cn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